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失戀的心理學


==失戀的心理學==

要解釋這事情,就得從愛情的心理上去探索,
心理學上有名的概念是三種心理交織的三角形。

1.現實之情(麵包愛情)
2.激情之愛(性愛之愛)
3.家庭之情

這是一種心理學上的主張,由這些基礎上交織而成不同類型的愛情,要深入分析更進一步交叉性向下的發展,幾篇論文都寫不完。

反正都講這個理論,就以這基礎發展,有的人想要有錢的另一半,所以又稱之為麵包愛情,追求一個富有的人家,有的人想要一場激烈的愛情,其實就是想要性行為,最後是想要組成一個家庭,一起生活在一起就是家庭之愛。

雙方會有所謂的成見,想要甚麼類型的愛情,所以因此雙方互相試探,都會有預期想要找到的對象,像是想要激情的遇到家庭的,激情方很可能就會一夜情後逃走。
(因為想要的激情已經體驗過)

==失戀的因素==
這些當然是很簡單的基礎,那除了基本理論也涉及不同要素,比如個人的理念,如果兩個人的理念有非常大的差異,比如社經因素相左的兩人,一個人崇倡簡樸的生活,另一個人非常講究排場,那生活在一起,尤其當生活的費用綁在一起,勢必就會產生大大小小的衝突。

另外環境的部分,像是同學、家人、同事。。。這些人的看法,可能導致當事人雙方的壓力,藉由流言蜚語的方式,迫使雙方結束這份戀情。

還有一個些因素無法解釋,比如迷信。像是有人因為算命結果八字不合所以分手,或是星座不同就分手,我不予置評。

要如何理解這些因子之間的比例,如果失戀了,1/3 當事人、1/3戀愛對象、1/3環境要負起責任。


==愛情的頭號殺手==

有一個心理概念叫做熱戀期,指的是前期的三個月,雙方都會陷入盲目的愛戀中,但請容我直言,這段時期其實正是愛情的殺手。

前期是雙方最容易收集資訊的時候,相對來說也是最容易分手的時期,愛情最重要的就是和對方的生活習慣建立起容忍度,並嘗試和對方家庭進行融合,如果在前期就進行這些動作,對方幾乎言聽計從下更是事半功倍。

可惜的是現實社會下,為了所謂的尊重,幾乎都是抱持【我不管,我沒事】如果熱戀期就發現不對,對方有你沒辦法接收的偏見、環境。。。那立刻抽收,那其實反而是對雙方最好的結局。

記憶會停留在當下,雙方仍然熱戀的想像狀況,通常所謂熱戀期結束,就是因為雙方後期才開始要一口氣改變,想要像是房屋改造大師一樣,幻想著一、兩個月快速改變對方的生活習慣,這才是真正造成衝突的來源。

更別提很多理念其實都自己出身、環境有關聯,可以說【否定了對方的理念,也否定了對方存在】。

每個人最重視的就是自己,沒有任何人比自己更重要,愛情上更是要理解這一點,就算一時間為了愛情隱忍,事後覺得受不了,情緒也會爆發開來。
(注意,是隱忍不是改變)


心理學也許沒辦法讓人找到完美的戀情,但是就算一個戀情是失戀收場,也能夠讓他以相對完美的形式退場,讓當事人能夠脫離當下偏見,了解自己的設身處地,用更圓融的形式去處理愛情這件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