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有吃跟沒吃,差別何在?--漫談手術麻醉前禁食的意義

有吃跟沒吃,差別何在?--漫談手術麻醉前禁食的意義
內容下載 :
PDF
 
在麻醉術前訪視的現場,我經常遇到這兩種情況的對話。
「阿伯,我看你每天都有吃高血壓的藥喔!你攏是早上吃藥,所以你除了半夜12點禁食之外,記得早上的高血壓藥繼續吃喔。吃藥的時候,配一點白開水,藥丸吞得下去就好了,不要喝一整杯喔。」
「少年醫師啊!你一邊叫我什麼東西都不要吃,一邊叫我吃藥,這不是相衝突嗎?」
這是一種。
上次開刀你們叫我半夜以後都不要吃東西,我的手術一直等到快傍晚才到手術室,晚上開回來剛好餓一天,省了三頓飯,餓得我是頭昏眼花,口乾舌燥的,好不舒服,一定要這麼辛苦嗎?」
這是另外一種,其實心裡頭很歉疚,只能說「阿伯,您確實辛苦了。」
到底手術麻醉前為什麼要禁食呢?又該怎麼禁食呢?如果您也有這樣的疑惑或需求,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或您的家人朋友能提供幫助,解答上面的疑問。

禁食減少手術期間嗆傷併發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手術麻醉前要禁食,道理很簡單,就是要降低手術麻醉期間潛在的胃食道逆流,造成肺部的嗆傷,甚至繼發吸入性肺炎及急性呼吸道窘迫,因而呼吸衰竭的風險。
相信大家都有一邊說話一邊吃東西給嗆到的經驗,有時候,引發的咳嗽反射嚴重到讓您臉上青筋暴露,說不出話來。正常的情況下,在意識清醒的時候,咳嗽反射是我們的呼吸道最好的守門員,絕不讓外來的異物入侵肺部,用力的咳嗽就是要把外來的異物給咳出來。但在全身麻醉藥物的影響下,當您緩緩睡著之後,保護呼吸道免受侵犯的咳嗽反射也就慢慢消失了。此時,若胃裡頭仍有大量的食物或酸性的胃液,因飽脹而逆流至氣管裡,身體沒有了警衛作用的咳嗽反射,可以說就這樣靜悄悄地增加了嗆傷及併發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雖然大部分的全身麻醉,會在睡著以後藉由氣管內管插管來保護呼吸道通暢,及防堵異物嗆入肺部,但在麻醉睡著之後和氣管內管插管完成之間的這個空檔,短則半分鐘,長則數分鐘,仍是肺部嗆傷的高危險時間。由於若真的不幸併發吸入性肺炎有很高的致死風險,可說是麻醉相關併發症或死亡的重要原因;早在60多年前經由Mendelson醫師發現其關連性之後,手術麻醉前禁食要求,這個既簡單又有效的安排,就變成病患手術前的例行準備了。
那要禁食多久、怎麼禁食才算數呢? 
嗆傷及吸入性肺炎的嚴重度和吸入胃部內容物的成份、數量與酸鹼度有關。一般來說,吸入量越多(> 25 mL),吸入物越酸(pH < 2.5),肺部併發症的預後就越糟糕。所以要禁食多久才能算數呢?就是要讓胃裡頭越空越好,胃粘膜分泌的胃酸越少越好,就算運氣不好真的嗆到了,也才能盡量降低嗆傷的嚴重度。
粘膜分泌的胃酸越少越好,就算運氣不好真的嗆到了,也才能盡量降低嗆傷的嚴重度。 早期,我們知道每次用餐後大概需要6-8小時的時間,吃進去的東西才會完全在胃裡頭分解消化,再進一步吸收並排空到小腸去;肚子空空了,才會再引發我們想要進食的口腹之慾。那個時候手術病患不多,大部分的手術大概在早上就開始進行,也因此「半夜以後就開始不要吃東西」(midnight NPO)這個醫囑,就開始變成一種標準常規。這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只是一頓早餐不吃,大概算不得什麼。但隨著手術的患者越來越多,有些手術時間長達數個小時,越來越多病患等到開刀已經是下午的事了;還有就是嬰幼兒常常需要每4個小時就餵奶一次,幾乎很難承受這麼長時間的禁食。禁食太久(連水也不能喝)也不是辦法,除了主觀上可能飢餓、口渴、頭暈、頭痛的不舒服感受,嚴重的甚至有脫水或低血糖的風險。如此一來,「半夜後就開始不要吃東西」或「禁食大於8小時」這個醫囑,就開始受到許多挑戰與質疑。
經過許多臨床經驗上的分析與努力,現在我們知道胃部的排空和人吃什麼東西很有關係。一般來說,清澈的飲料(白開水、不含酒精的碳酸飲料、黑咖啡、清茶或非顆粒性的果汁),2個小時後幾乎就排空;而固態的食物,需要先分解再吸收排空,快則6小時,慢則8小時以上甚至更長。這當然跟吞下去的食糰顆粒大小,還有食物成分有關,例如狼吞虎嚥,或是油炸、飽含脂肪或肉類的食物,就需要更多的消化與排空的時間(8小時以上)。
2011年美國麻醉醫學會發布最新的手術前禁食指南建議(表一),針對常規手術的健康患者,可以此表作為參考。但要特別附帶說明的,有許多狀況會延緩胃部食物排空的時間或增加肺部嗆傷的風險,例如糖尿病、病態性肥胖、即將生產的孕婦、胃食道逆流疾病、橫膈膜疝氣、腸胃道阻塞或腫瘤、緊急手術,以及插管困難的患者,為了防止不確定的嗆傷風險,就可能需要更長的禁食時間(> 8小時)來盡量降低風險。
臨床上,手術前禁食的目的在降低手術麻醉期間肺部嗆傷及其併發症的風險。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發現,在正常的情況下,手術前禁食「夠了就好」,尤其是不要太限制上述清澈的飲料飲用,除了可以紓緩禁食期間的飢餓和口渴感外,病患也有較高的滿意度,只要最後喝水的時間在手術麻醉2-3小時前,並不會比完全不喝水的6-8小時以上的嚴格禁食方式,造成更高的嗆傷風險。相反的,若有延緩胃部排空的不正常情況伴隨時,嗆傷風險本來就比較高,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好。
最後的提醒任何醫療的決定,都是利益與風險加加減減最後的結果。面臨危及生命的緊急手術時,救命要緊,自然無法等待足夠的禁食時間來減少嗆傷的風險;當然若非緊急的手術,實在沒有必要冒著較高的嗆傷風險,進行手術與麻醉。因此,在任何接受手術或治療檢查(例如無痛內視鏡檢查)的患者,只要有使用鎮靜或麻醉藥物使其意識喪失,抑制其咳嗽反應的時候,都應該要有禁食的準備,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嗆傷風險。
最後,回到開頭這兩個常見的對話:
  1. 該吃藥嗎?若長期服用的慢性藥物(尤其是心血管藥物、內分泌藥物、神經科用藥物等)突然停藥,常有藥物中止的反應,例如血壓反而更高或內分泌賀爾蒙不足等。這些都會造成整個手術麻醉前後期間生理狀態不穩定,建議還是依照原本的服藥間隔與劑量服用。病房使用的小藥杯不超過20 mL,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順暢地吞下藥丸,其實並不影響上述禁食的原則,而且繼續服藥有其好處。其他不重要的藥物,就能免則免,特別要提醒的是糖尿病的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禁食以後沒有糖分的攝取就要停用喔!
  2. 能不餓嗎?當然是安全為重,請阿伯體諒辛苦了啊!但餓了一整天就真的很對不起了。現在的手術室排程越來越忙碌,而且手術時間的掌握變數很多,有些醫院或單位還是習慣午夜後開始禁食,屆時如果前面的手術提早結束,或有其他臨時空出的手術房間,就可以提早開始手術;相反的,若是吃了東西,就得再重新等待足夠的禁食時間。我們當然也有責任提昇效率,改造流程,盡量掌握時間的安排,在很確定下午才能開始的手術患者,允許其吃輕早餐(單純的土司、稀粥、咖啡、茶等),另外適度的飲水應該也不需被嚴格的禁止。 
只要能夠盡量精確地掌握手術麻醉的時間,術前的禁食準備或許可以不用那麼辛苦,我們會更加努力的。
表一:手術麻醉前的禁食建議(實際情況仍由與麻醉醫師討論決定)
食用內容最少禁食時間
清澈飲料 (白開水、無顆粒果汁、輕茶、黑咖啡、不含酒精的碳酸飲料)2小時
母乳4小時
非母乳奶製品 (嬰兒配方奶粉、羊乳、牛乳、奶茶、拿鐵等)6小時
簡單的輕食 (單純的澱粉類製品,白土司、白饅頭、稀粥等)6小時
固體食物(含油炸、脂肪或肉類食物)8小時

麻醉部主治醫師 洪明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