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每五個研究生,就有一個休學?憂鬱、焦慮纏身的研究生,到底有多辛苦?|志祺七七

 


看完太激動不小心打太長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甚至會影響臺灣的國力與未來的國際影響力。以我在的生命科學及醫學研究領域來說,普遍存在幾個很大的問題: 第一、 大學研究單位經費缺乏多元管道,仰賴國科會經費來源。 第二、 研究經費過少且不穩定,研究計畫難以執行。 第三、 研究環境缺乏博士、博士後研究人員,難以與國際競爭。 第四、 基層研究人員薪資過低,研究環境過於艱難,導致人才外流。 第五、 市場撐不起人才,人才流出撐不起市場。 第六、 成立工會,從照顧基層打破循環。   這是一個可怕的循環,臺灣因為沒有大型生技公司能提供大學端研究經費,導致大學的研究經費都來自國科會。但國科會其實錢也不多,加上人民很看重國家經費換到的結果,導致國科會前幾年推資訊研究,然後推疫苗研究,然後推 AI,換來換去,經費互相排擠。這樣的狀況下,教授們為了「騙」到經費,硬是把自己的研究內容與國科會推行的東西湊上邊,寫出很多不倫不類亂七八糟的計劃。然後國科會還能開記者會說又花多少錢成立尖端研究中心,但其實這些中心的老師其實主力都不做這些研究。我問你,如果你的研究室過去五年都沒拿到錢,這時候拿到一年期計劃兩百萬,你能做甚麼尖端研究?當然是先拿錢去還欠廠商的材料費、還其他研究室借的經費、還動物中心儀器中心的欠款、添購早就該買的基礎儀器、好一點的老師會補償學生一點研究薪水,這樣算下來兩百萬還不夠花呢!2020年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當時的科技部花了 1.85 億聯合台大陽明成大長庚等成立「防疫科學研究中心」。現在也有立委問說錢花了研究成果在哪裡,我跟你說根本沒有研究成果啦,業內的人就看得懂當時能用的研究就只有幾個團隊而已。那筆錢台大先拿了一半其他剩下大家分,分到各校後大佬先拿大部分,剩下個一千萬給十幾個教授分,每個老師只能拿個一百萬。阿一百萬能幹嘛啦,人事費、耗材費、儀器費,根本啥都買不了多少。這些窮得要死的研究室都久旱逢甘霖,早把錢拿去救命了,可能核心儀器壞了好久都沒錢修。這樣的情況怎麼可能用研究救國?怎麼開發疫苗?怎麼撐起國家的尖端研究?但話說回來你能怪那些老師嗎?沒研究經費是事實。   於是我們來到第二點。先講解一下大學研究室的結構。在研究單位裡,無論是中研院、國衛院、公立大學、私立大學都以系所或是研究中心為單位聘請教授或是研究員。這些研究人員的經費可以分成系所給的、大學或是研究中心給的、國科會計劃經費、國衛院等機構計劃經費等等,但說來說去這些錢都是國家的錢往下分配的,很少有企業贊助的。於是教授們每年都要撰寫「研究計劃」向國家申請經費,這個計劃可以是一年期、三年期或是五年期,可以是個人計劃或是合作型計劃。多年期計劃在每年都設有考核點檢視你是否達到進度。而計劃的「審核」也是很多弊病的地方,臺灣本來就不大,細分之下每個領域可能也就一百個研究人員,互相審來審去都馬知道是誰,這當中的問題先不說。更嚴重的是審核標準通常是「應用性」,白話文就是如果國家給你每年一百萬,你最好可以成功治癒癌症哈哈哈。問題是科學的發展向來都不是從應用性出發的,大多的重大科學發現都是從基礎研究出發的。像是這幾年突飛猛進的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 就是從研究細菌防禦開始的(請問你會在意細菌如何抵抗病毒嗎?)。然而基礎研究都必須長時間支持培養,可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如果整天希望科學拿出點「成果」,根本是揠苗助長可笑至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當你相信這個研究人員且聘請他為國家開發研究時,讓他安安穩穩的花時間鑽研就是最有效率取得研究成果的道路。   研究經費少的研究室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人才招募。我們都知道人才就是最大的資產,而臺灣目前的研究第一線多為碩士生,幸運一點的有博士生。博士後可謂日本壓縮機非常稀少。薪資是最大問題之一。國內最好的博士生學程該屬中研院國際研究學程(TIGP),2002年成立時博士生薪水為三萬多元,是當時的最高紀錄,當時博士生大多領一萬元或以下的補貼。時至今日二十年後,你猜 TIGP 博士生一個月領多少錢?答案是三萬六千元。你可能會覺得碩畢領三萬六很好啊,但這個數字需要扣除每個月五千元的學費支出,最可怕的是這三萬塊就是你未來五年的薪水。從二十五歲到三十歲做著一份隨時壓力爆棚沒有休假、薪水不會漲的工作,這絕對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更可怕的是,三萬算好的了,臺灣博士生領著兩萬八、兩萬二、一萬六、甚至六千的到處都有,你真把我唸博士班當成追求夢想不用吃飯?在這種環境下,願意念博士的人迅速消失,更不要說博士後研究人員。於是教授們被迫以碩士生為主力,與國際大國競爭科研。碩士生有個缺點,他們大多只念兩年。而且第一年太菜,通常第二年才是生產力的開始,然後學生就要畢業了,當然畢業後也不可能留下來唸博。   於是進到第四個問題,人才流失。你說我說來說去都在嫌錢少,國外這麼香你幹嘛不出國?沒錯,於是那些臺灣教授們努力培養的優秀碩士生就出國了。不是我唬爛你,至少生科和醫學的臺灣碩士生出國都很強,強大的手做能力配上一點奴性,還有亞洲人的溫和與民主世界的創新能力,哎呀超讚。這些人一旦跳進出錢不手軟的歐美研究機構,你覺得有多少人會「學成歸國」?於是這些人成為其他國家的堅強生產力,臺灣白白幫別人訓練人才,國內教授卻都苦哈哈。為了解決人才不足的問題,政府也有提出「新南向」之類的政策,試圖延攬菲律賓、越南等國的人才加入。但說實話,臺灣大多的研究機構根本不國際化,連個廁所標誌都沒有英文更不要說文書作業或是系辦秘書根本不會講英文。在一個不國際化的地方塞入國際學生當成國際化 KPI 不但是個笑話更是悲劇,但這是另一個問題了。回到人才流失的部分,其實很多優秀的年輕學者還是有回到臺灣任教,當時的科技部也有提供如哥倫布、玉山等高額經費的計劃延攬人才回台,但很多這些老師回到臺灣也是面臨有錢沒人的窘境,拿著高額的經費只好自己挽起衣袖做實驗,看著難以達成的 KPI 壓力山大。   薪資過低與人才外流帶來的效果就是研發能力低,也因此臺灣的生技產業大多沒什麼創新能力。做做相似藥之類的或是代工蛋白質生產。有時候全力衝刺做出個疫苗還要被砲太慢沒效,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經費跟規模,臺灣能這麼快做出疫苗真的是奇蹟,裡面一定有很多研究人員的血汗。沒有創新也就沒有大公司,打開臺灣的生技產業公司列表,混雜亂七八糟跟生技無關的企業不說,裡面大多又是國家經費支持的公司,像是國發基金的「台杉」或是國民黨執政時期自己也有的一些國發基金公司。也就是說從人才供給到營利模式,臺灣都沒有形成循環成長,而是無底洞的吃國家經費,而且還環境越來越差。臺灣的生技公司根本請不起博士,薪資低的可憐,還嫌你學歷太高薪水太貴。   最後,我們必須談談未來,這些問題能解決嗎?我覺得很難,但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吧)。首先,政府跟人民要先改掉給錢就要看成果的壞習慣,至少忍耐個十年再抱怨。再者大幅提高研發預算,從 GDP 占比 7% 拉高(日本 12%;韓國14%;美國15%),再者鼓勵多年期計劃。教授部分,該換掉的就換掉,該退休的就退休,鼓勵年輕學者回國。薪資部分,助理教授薪資提升至十五萬元,博士生收入提升至每月五萬元,碩士生薪資兩萬元,同時輔導各校成立工會並修法納入研究助理、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須以勞基法保障這些研究人員並改善研究環境。這些改變應該可以在五年內看到效果,更多的人才將選擇留在國內,臺灣才有機會以這些人為生力軍闖蕩國際。當然,生技產業也必須推動改變,但這是另外一個重大議題了。大環境如果進步了,教授有了錢有了博士生壓力也小了,博士生有了工會保護老闆也比較不會欺負了,於是台灣的科技實力就又提升了。   工會真的是很重要很重要,全國目前僅有台大有類似的工會,而博士生、碩士生因為沒有勞雇契約很難被勞基法保障。但沒有勞基法保障的老師學生關係太容易權力不對等造成碩士生要幫老師遛狗的亂象。在校園中或是北中南分區成立工會,納入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研究助理,保護好這些台灣重要人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