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安(備份)

 能夠無憂無慮的過生活是一種福


<日典>
imi 意味   いみ
utaou 謳おううた
Tohoku 届く
fuan 不安
ya屋
shi師
yama山
ya 家
ame 雨
yuki 雪


<那些迷妹>

<偷竊發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應對策略>

<我是天才>自敘
從小到大我都都被周遭人稱為天才,這個定義因人而異,有些人擁有超人般的肌肉量,有些擁有無限記憶的能力,有比任何人都更快的瞬間反射能力。

本大小姐應就是全能吧,因為不論是課本、技藝、聲樂等大多都可以一點就通,家教或學校老師對我的表現都很佩服。

不過我可以說我的成績好,大概簡單理由就是大概不喜歡輸,在國中和高中只要有科目被別人超過,我馬上生氣的預習和做更多的習題,個人完全無法接亞軍,我眼中只有冠軍而我絕對不會讓給別人的。




<躍動的泳姬>女子高中游泳乙隊


很爽贏冠軍

然後隔年紀錄馬上被刷掉

<世上沒有一對是和平的女人>

<完美的前女友>
其實就是幻覺或是淺薄的記憶罷了



<菲菲的研究剖析>-X

<我們人在腦中都存在的三個我>
這三個的講法不同書都有所不同,我選一套比較常見的講法包含個人消化過的版本,有誤差請見諒。

一般而言我們人有三個人格會存在,這些分別是本我、超我、貴我(這個詞真的很難翻),那研究這些其實是相當有趣的事情

超我就泛指大家在社會上常見的人格個性,超我又被稱作社會人格,因為我們大多都是這樣的“乖乖牌”,超我代表的是這社會對大家在工作時要求的心理狀態,要發揮出自己所有的心力和能力來進行學習或工作。

那這人格聽起來是不錯的,但其實超我相較起其它兩種人格對個人感受其實是“最不受歡迎的”,因為試想你喜歡被逼著工作嗎,事事都對其它群體像是顧客、同事、老闆委屈對待,什麼講話都要順著別人對你期望的表現,而且這些通常都是超高標準,超我是一種我們大多數被“看見”的人格換句話也是最現在先被別人看見認識的人格。

本我是指我們處在一種身心最放鬆的人格狀態,你可以想像一個人呈現大字狀的躺在床上翻滾著,這是很舒適的,不過人處在這心理狀態下生產力是幾近歸零的,因為在這狀態下人會變的慵懶而且常常變的會胡說八道,打個簡單的例子,下面有兩句讓人看起來非常不舒服的句子

我想你想他想他這個人想這些人

你好啊真是開心見到你有些開心也好像有些不開心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相信有讀書的人看到都腦溢血了,句子包括很多重複字或無效的文字組合,但這些重複或是混雜的溝通是對交友而言一個很重要的一種溝通人格,因為你不會用論語或是唐詩去當作交友的溝通話題,在跟親密者溝通時候我們通常就是處在本我的心理狀態

又進一步來打一個比方本我就像女兒,你只會想要她向你撒嬌或討抱,你不會希望她對你板著臉或是跟你閱讀長篇論文,在男女關係也是我們常處於本我的心理狀態,可以放鬆的享受對方和溝通。

貴我是一個很特別的人格,如果打個比方就是你是一個高貴的公主或王子,這個人格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存在過但可能沒發覺到或有意識的去抑制著它的存在,因為處在這樣人格的人被社會視為不好的或是糟糕的態度,用文字來解釋貴我最貼切的詞彙就是自私,像是下列的想法

我就是要工作到的收入的錢全部都給自己用,管家人或兄弟姐妹去死

讓工作都交給其它人用,我要輕輕鬆鬆的翹著二狼腿混到下班

貴我是非常異類的存在,因為我們華人社會對這種完全以自己為中心思想的想法是相當的厭惡的,但貴我其實是有存在的必要,因我們人並非生而無私,只單純為自己的想法其實是存在的,尤其是嬰兒或幼兒自私現象是最明顯的。

最後來總論的談一下,這三個人格其實就像是駕車的排檔,我們不用刻意的要想去轉換,在生活、工作、戀愛。。。很多不同場景下我們腦袋直接就會切換,這些人格也不能直接就說是好或不好,因為充其量是人做為高知識生物長久下自然發展出來的人格狀態。

前面談到貴我,其實也不全然是不好的,好勝心就是歸類在貴我,擁有不想要輸的精神想要打敗別人而努力的想法就是很典型的貴我精神,自私其實也是一種自然心態,因為沒有人天生就喜歡勞動,什麼事都不想做或不負責是人之常情。

而就個人的想法,其實超我這種心態其實容心理疾病,因為像是用盡自己所有心理去工作、學習,其實長久下來是對身心是有害的想,舉個例子就像是華人的學習補習文化,這種要學生逼近超我極限的想法是相當的病態的,相信在座成長過來都有切身的體會。

最後談下本我,其實本我的心理狀態是對需要運用右腦的行為是很有用的,像是音樂或繪畫,像在ktv唱著歌或是畫下素描,我們都是處在本我的心理下用非常歡快和混雜的心理在運轉的,所以其實本我也不是像表面描述的文字那麼的弱智,只是說人的腦袋被用比較隨意的方式在運轉著罷了。

<我丈夫打了我(密)>

家暴

喝酒

毆打

抽煙、大麻




<一些日本趣談>=(再加幾點文章就完美了
因中文其實沒有疑問的表達,根本沒辦法在對話內表示疑問符號,但是像日文中就有か(ka),所以日本人交談就很容易辨識疑問句,因為只要聽到ka就大概知道對方是在詢問

關日本人的英文很爛的迷思對其的嘲諷,可能覺得日本人就是英文差勁,但這其實是情有可緣的,日文中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其中片假名是用來表達幾乎所有外語的,你就想像幾萬個單字從不同國家英國、德國、荷蘭。。。這些都重新用片假名重寫進去,所以日本人其實都是靠這些片假名在吸收外文,會爛的迷思其實是因為發音的“太標準”,像是語言轉換上都會有問題或誤差,在這邊你英文越好其實對日本人的直接想法就是你片假名認識的越多,所以日本人其實外文是相當好的,是外國人包括我們對日式英文是亂七八糟普遍想法,因為對日本人來說你英文越好其實也代表你對片假名掌握度也越高,發音也是長久學歪掉的發音才會一直偏掉矯正不回來,所以語言這東西真的很無奈就像兩面刃吧。

日本人是很拘謹的生物,所有的文字、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個“禮”上,簡單來講講話就是越長就越拘謹,相同的意思如打招呼或早晚敬拜,一個正統的日本人日文使用起來是非常沒效,試想事事都要先花3分之1的篇幅在敬禮,你得聽一堆制式的招呼和結尾然後花很多時間才終於解出對方要你講的重點,這點對跟日本人溝通的外國人真的時間是一個很累的點。

<左手右手>=
如果你要我用事情去比喻婚姻,那我會說雙方就像是左右手的存在,男性要負擔起大宗的經濟支出,並負責整個家庭的安全,女性被認為要做為支持男方的存在,並負責照護整個家庭運轉。

很明顯男性是右手而女性是左手,那紛爭也因此而起,試想你打掃或是洗澡,你將左右手互相交換人使用,這邊是以大宗右撇子的角度來看,會非常的不習慣,而如果你進一部去分析你會發現,其中出現的問題其實和男女關係很相像。

如果洗澡時候右手握著蓮蓬頭,你自然的會將左手做擦拭身體或是擠洗潔劑這些動作,那如果現在反過來,通常會出現一個可笑的事情,左手一樣會握著蓮蓬頭,這時左手的行動會非常的卡,因為右手通常會呆呆的在那發愣,這如同婚姻中的關係,當女性和男性角色對調,女性照護變經濟,當家庭照護換男性時,反而男性通常都是很消極的,常常是一個拙劣的照護者的存在。

左右手是一種概念,但這也是一種基模值得注意,很多時候在兩性關係會因為一些陳見而陷入僵局,但如果能換角色去思考也許思考上就能有所突破並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