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來談談醫療分級這事

家人對這檔事情非常的不懂,當護理的學長和同學聊過天,他們也表示無奈對這類的事情總是談了又談,那既然真的這麼多人都真的實質上不懂醫療分級這樣的制度,那不如攤開來在陽光下,好好的解析一頓這樣的制度。

為什麼生病就生病直接看醫生不就好? 為何要分級? 

就從基本的差異開始談起,人如果生病要求的是甚麼?

那就是治療的成效,也就是最重要的經過醫護診療後,可以將疾病的狀況控制下來安全出院,小從感冒這類的症狀治療,大到車禍骨折開刀,這類的治療就是要訴求將病症診療完畢。

而大部分的基礎疾病其實可以在小診所進行療程治療,剩下的分給大型和中型的醫院,這兩者其中設備差異和醫護人員的技術差異,幾乎可以說微乎其微,在大部分的疾病療程上更是豪無差異,大家都醫學院玩出來的,大家用的藥物己乎都是健保局審核的公版,除非刻意的推銷國外專利藥物,否則治療出來的療程和康復率根本差不到那裏。

另一件事情便是資源分配這件事情,在國外有看門人制度(gate keeper),所以小病歸小診所,大病歸大醫院,感冒這種小東西你如果硬要去台大醫院這樣的教學醫院,保證帳單操爆的你的錢包,這系統可以確保每個醫護人員和系統能夠有效率地為國家中的地方人服務,不會有空轉的地方小診所,結果大醫院塞爆的狀況,這很不幸就是台灣的現況。

每個醫護都是人,兩條手一雙眼睛,再努力也就只能照護那些容積量的病人,多了只是讓失誤率直線上升,病人硬來看結果把自己和他人推向地獄,一個矛盾的醫病關係。

最後要講到莫過於是教學醫院這個系統,最讓一般人最一頭霧水,而且產生最大的問題就是下面這一條。

【我不是在最好的台大,怎麼服務這麼爛、治療的這麼差?】


例子用台大也不是戰這醫院,而是大家常常矛頭就轟這個對象,但是講這些話的時候似乎都是在腦袋裝賽的情況講出來的,要了解醫療體系,就要了解下列一句話。

【名醫的技術是用屍體堆出來的】

而大型醫院除了專注治療外,最重要的就是承接醫學院的體系,換句話七年訓練完的Clerk出來後就是進這個場所,台灣最知名的教學龍頭就是台大,裡面一直都會有一群人是新手,因為每一年都會有新生要進來受訓,所以當你進來這地方受治療,你當然會遇到生手,因為人家招牌大辣辣寫著"教學醫院",如果治療沒有理想,那也是因為對方本來就是醫學新生,怎麼可能有老練的技術?

再來前面講到中型和大型醫院系統兩者治療效果大同兩異,大型醫院和中型醫院幾乎基本的設備和醫療採購,大多都採購相近的設備,只受限規模,中型醫院可能預算不足包含所有的科別,但在採購完齊全設備的科別一定能夠發揮完全的治療效果,常見地方醫院會宣傳自己醫院專職,就是針對這個限制而求生存的發展。

除了這點外大型醫院最重要的就是罕見疾病的診治、新興疾病的研究,這些專案的特色,攤開來就是兩個字。

賠錢、賠錢、還是賠錢

政府會給大型醫院較多醫療補助款,有很大的意義就是希望大型醫院做這些較賽缺的事情,這些帶有濃厚社會福利意味的研究、治療,這社會自然是有那些需要的人,但是需要的人數和成本實在相差誇張,所以沒有補助的情況下那些中型醫院本著賺錢至上主義,自然義不容辭的推辭掉了,斷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無人仕。

現今的台灣醫療水平超群世界,但是人民素質上仍然是邯鄲學步,台灣發展出了全民健保,但商業、人性、政治這些領域混雜在一起時候就形成一個大雜燴,當年政治開出的支票遺留禍害到至今,今日的醫療體制變的瘋狂而不受限制,人民醫療知識低落而且濫用資療資源的問題層出不窮。


每當有人稱讚台灣醫療進步,都不禁令人發笑一問

【台灣何時進步了?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下你的想法